-
蜂蜡(修造蜂巢的物质)
蜂蜡,又称黄蜡、蜜蜡。蜂蜡是由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在蜂群中,工蜂利用自己分泌的蜡来修筑巢脾、子房封盖和饲料房封盖。巢脾是供蜜蜂贮存食物、培育蜂儿和栖息结团的地方,因此,蜂蜡既是蜂群的产品,又是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料 。
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蜂蜡在工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化妆品制造业,许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蜡,如洗浴液、口红、胭脂等;在蜡烛加工业中,以蜂蜡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蜡烛;在医药工业中,蜂蜡可用于制造牙科铸造蜡、基托蜡、粘蜡、药丸的外壳;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等;在农业及畜牧业上可用作制造果树接木蜡和害虫粘着剂;在养蜂业上可制造巢础、蜡碗。
- 中文名
- 蜂蜡
- 外文名
- beewax
- 类 别
- 修造蜂巢的物质
- 主要成分
- 酸类、游离脂肪酸、
蜂蜡的成分
蜂蜡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一元醇所合成的酯类、脂肪酸和糖类,但因蜂种、蜜粉源植物、提炼方法等不同,其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异。
(1)酯类
脂肪酸酯类包括单酯类和羟基酯类,含量为70%~75%。单酯类中有棕榈酸蜂花醇酯23%、棕榈酸虫漆酯2%、蜡酸蜂花醇酯12%、焦性没食子酸蜂花醇酯12%。羟基酯类中有羟基棕榈酸蜡醇酯8%~9%、双酯9%~9.5%、酸酯4%~4.5%。
(2)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0%~15%;饱和脂肪酸9%~11%,其中蜡酸3.3%~4.4%、木焦油酸1%~1.5%、蜂花酸与褐煤酸2%、叶虱酸1.3%~1.5%、焦性没食子酸1.5%等。
(3)糖类
糖类含量为10%~16%,饱和烃以15~31碳原子链最为显著,其中25烷烃0.3%、27烷烃0.3%、29烷烃1%~2%、31烷烃8%~9%;不饱和烃主要为30烷烃,占2.5%。
(4)蜂蜡中其他成分
蜂蜡中含有脂肪酸胆固醇酯、着色剂(主要为1~3双氢氧化物黄酮)、W-肉豆蔻内酯、游离脂肪醇等。此外,蜂蜡还含有少量的水和矿物质,蜂蜡灰分中碳、氢、氧元素分别占80%、13%、7% 。
蜂蜡采集与提取
蜂蜡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来完成。养蜂者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促进蜜蜂多泌蜡、多筑脾,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脾、筑造的赘脾、割掉蜂房的蜡盖、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经过人工提取,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再经熬炼、脱色等加工过程,即成白蜡 。
蜂蜡的物理特性
纯蜂蜡为白色,通常所见蜂蜡多是淡黄色、中黄色或暗棕色等,这是由于花粉、蜂胶中存在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或其他色素所致。常温下,蜂蜡呈固体状态,具有类似蜂蜜和蜂花粉味的蜂蜡香气味。在20℃时的比重为0.954~0.964。熔点随来源及加工提取方法的不同,一般在62~67℃之间。300℃时蜂蜡成烟,分解成二氧化碳、乙酸等挥发性物质。
外界气温低,原蜡中含有诸多的杂物,显现出特殊的气味。将原蜡以特殊的工艺予以去杂、脱色、去臭等处理,便得到了高品质的精制蜂蜡。
药用的黄蜡,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味甘性平,嚼之细腻而黏。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气者为佳。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为弱,其他均与黄蜡同 。
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蜂蜡利用其良好的塑型性、脱离性、成膜和防水、防潮湿、防氧化变质等特性,被作为食品业的重要用料及离型剂使用,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 。
相关产品
现代加工技术对蜂蜡的特殊成分进一步分离提取后获得了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这就是三十烷醇(TA)、二十八烷醇和油菜甾醇物等。
三十烷醇(TA)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长链脂肪醇,化学名叫三十烷醇-1或正三十烷醇,简称三十醇或TA,或TRIA,又称蜂花醇。蜂蜡中TA含量可高达10%~25%,是TA很好的来源。蜂花醇主要应用在农业领域,如TA可显著提高海带、紫菜及裙带菜等经济海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幼苗施用TA后,可观察到迅速的反应,还原糖和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很快。TA不但能提高茶叶的产量,而且还可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并提高茶叶的香味和品质。
二十八烷醇是天然存在的高级醇,主要存在于蔗蜡、糠蜡、小麦胚芽油、蜂蜡及虫蜡等天然产物中。二十八烷醇是降血钙素形成促进剂,可用于治疗血钙过多的骨质疏松,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蛋白血型。刺激动物及人类的性行为。含二十八烷醇的化妆品能促进皮肤血液的循环和活化细胞,并有消炎、防治皮肤病(如脚气、湿疹、瘙痒、粉刺等)之功效。
油菜甾醇酯是七十年代末发现的类甾体植物生长激素,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植物的花粉、未成熟的种子、茎、叶等的组织中。它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被誉为第六大类植物生长激素。该类植物激素在包括种子萌发、茎的伸长、叶片的扩展、木质部的分化、抗病和逆境的忍受等许多发育和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控这种植物激素正在研制一种永远无须割草的完美绿草地。因为“一旦植物中没有了油菜素甾醇,叶子会长期保持绿色,不会变黄,还不会落地。”
动植物形态
1.中华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 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形,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腹无蜡板及蜡腺。
2.意大利蜜蜂,体似中华蜜蜂,但较之为大。
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1. 中华蜜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山区零星蜜源,抗螨力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少,性躁易螫。意大利蜂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产卵多,不易分蜂,群势强大,采集力强,产蜜量高,性情温顺;缺点是耐寒性和抗逆性较差,容易产生盗蜂及迷巢。高加索蜂,体格健壮,采集力和抗寒力很强;缺点是分蜂性强,产卵量不及意大利蜂。新疆地区多选择后者。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是群体牛活的昆虫。蜜蜂的大家庭中通常由一只蜂王、几十至几百只雄蜂及几千至几万只工蜂组成。3种蜜蜂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蜂群。蜂王:蜂王又称蜂皇,是个体大,翅短,腹部长,生殖器官发育完全,且特别发达,专管产卵的雌蜂。蜂王能够产两种卵,一种是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或雌蜂。蜂王具有惊人的繁殖力,但每日产卵多少和群势、品种、气候、蜜源等因素有关。早春温度低,一日只产几十到几百粒卵;在繁殖盛期,一昼夜可产1500~3000粒,总重量远超出蜂王本身的体重。一年中,一个蜂王能产卵20万粒。对于蜂王,采集花粉的构造、蜡腺、营养腺都已退化,因此,蜂王不能外出觅食,要靠工蜂吐出的乳浆(蜂王浆)而生活。其腹部末端有螫刺,但不螫人。蜂王一般活3~5年,最长的寿命可达8~9年。雄蜂:雄蜂身体较粗壮,复眼大而突出,翅强大,腹部较短,生殖器官发达,不具螫刺。它不会采食,吃蜂房里的花粉和蜜。雄蜂不参加蜂巢内外任何工作,专司和处女蜂王交配。雄蜂一经与蜂王交配,它的生殖器官往往撕断,脱落在蜂王体内,不久便死亡。工蜂:工蜂的身体最小,是发育不全的雌蜂,没有交配能力,通常不产卵。工蜂一般寿命1~6个月。工蜂的足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营养腺特别发达,能分泌蜂乳,腹部有蜡腺,能分泌蜡液,螫针隐藏在腹部末端,具有倒钩,并与毒囊相连。蜂群的采食、哺育幼虫、喂养蜂王、建筑蜂房、调节巢温和防御敌害等都由工蜂担当。工蜂修造的巢房是蜡质结构。
野生蜂群在树洞或其他的洞穴中筑巢;人工养的蜂群用活动柜蜂箱工蜂分泌蜡鳞,在人工巢基础上加高筑成巢房,几千个巢房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巢脾。巢脾上的巢房用途不同,大小不同,雌蜂房最大,称王台,雄蜂房次之,工蜂房最小。巢脾上的巢房部分贮存着蜂蜜,这种巢脾称为蜜脾;贮存花粉的叫花粉脾;贮存卵、幼虫和蛹的叫子脾。蜜蜂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三种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及成虫四阶段。蜜蜂发育最适温度是34~35℃,温度过高或过低,会提前或延迟出房,这样的蜜蜂多不健康。蜜蜂的发育日数表蜂别 卵期 幼虫期 蛹期 总日数蜂王 3 5.5 7.5 16 雄雄 3 6.5 14.5 24 工蜂 3 6 12 21 一个处女蜂王可以和几个雄蜂先后交配,交配在巢外空间进行,通常在午后2~4时,气温高于20℃以上的时候。蜂王输卵管旁边有一个贮精囊,每次交配,都把精液暂时存于贮精囊中,供终生使用。交配成功后36~48h即开始产卵,当蜂王在工蜂房或王台产卵时,贮精囊和输卵管相通的管口,受肌肉操纵而开放,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产下的卵是受精卵;反之,蜂王在雄蜂房产卵时,不使贮精囊的管口开放,产下的卵就是未受精卵。蜂王产卵后,就不再和雄蜂交配了,精液可以保存和使用到蜂王死亡为止。中华蜜蜂的工蜂体形小,长约12mm,体暗褐色,头、胸、背面密生及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1对,单眼3只;触角1对,膝状弯曲;口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吸吮。胸部3节,中胸最大;翅2对,膜质透明,后翅中脉分叉。足3对,分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背面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带,末端尖,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份
1.蜂蜡(蜜蜡)主要成分可分为4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此外还 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在酯类中有软脂酸蜂花酯(Myricyl palmitate,,约占80%,是蜂蜡主要成分),蜡酸蜂花 酯(Myricyl cerotate),落花生油酸蜂花酯 (Myrcyl hypogaeate);在游离酸类中有蜡酸(Cer otic acid,约占15%),甘四酸(Lignoceric acid),褐煤酸(Montanic acid),蜂花酸(Meli ssic acid),叶虱酸(Psyllic acid),落花生油酸(Hypogaeic acid),新蜡酸(Neoceroticacid)即廿五酸;在游离醇类中有正廿八醇(n-Octacosanol),蜂花醇(Myricyl alcohol); 在烃类中有廿五烷(Pentacosane),廿七烷(Heptacosane),廿九烷(Nonacosane),卅一烷(H entriacontane)及不饱和的蜂花烯(Melene)。以上所举,是一概略,例如所含脂酸可能包括 从C24至C34的偶数碳的正脂酸,醇类可能包括从C24至C34的偶数碳的伯醇。黄、白两种蜂蜡的成分,基本相同。
2.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名为虫蜡素(Cer olein)。
药理作用
1.活性氨清除作用,中国产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OH和来自X/XO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2.5μg/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氨化,还可浓义依赖性抑SOD诱导。
2.其他作用,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和防腐作用。且将肝素100-150mg悬浮在蜂蜡0.5-1.5ml内,静脉注射给予,可使肝素抗凝血作用时间延长。
性状
1.黄蜡(《金匮要略》)又名:黄占(《种福堂公选良方》)。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 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有蜂蜜样香气,味淡,嚼之细腻而 粘。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气者为 佳。
2.白蜡(《别录》)又名:蜂白蜡。为白色块状。质较纯。气味较微弱,其它均与黄蜡同。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
蜂蜡提纯
蜂蜡的提纯需要先融化再纯化。封盖蜡一般很干净,但融化时上面总有许多黑色的废渣。旧巢脾比新巢脾废渣更多,颜色更黑。因此,最好将两种蜂蜡分开。蜂蜡的融化方法有许多种,常用融蜡器有:日光蜂蜡提纯器、用蒸汽或热水的各种蜂蜡提纯器、双层蒸锅。蜂群少时,采用日光蜂蜡提取器较好,但这种方法只有在夏天晴天时才起作用。日光蜂蜡提取器的基本要求是:隔热好的木制箱子;一个金属插槽或框用于盛蜡,通常用不锈钢,但不用铁,因为铁污染蜂蜡;过滤废渣的过滤网,过滤网下面有收集蜂蜡的容器;双层透光滑门或窗。顶框用黑色有利于吸热,前面装上车轮,便于移动。通常日光融蜡器每年可以处理平均六群蜂。为了扩大容量,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装,基本框架不变,外层板5mm厚,并用聚亚安酯油漆。采用木制边框,在金属盘上装一个缓冲器,用环氧树脂将各部分粘合起来。常用的绝缘材料是黑。直接使用热源,蜂蜡不易融化,必须用水浴。蜂蜡是易燃物质,因此避免在有火源的地方操作。一旦蜂蜡都融化了,在64℃下应持续一段时间,然后用细棉布、干净的旧手帕、医用纱布等过滤。
发展历史
中国使用蜂蜡的历史十分悠久,几乎是和蜂蜜同时发展起来的。蜡烛始于《周礼,秋官·司恒氏》有“共坟烛庭燎”。《神农本草经》将蜜蜡列为医药“上品”。西汉时期岭南即制作蜡烛。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340年左右)中讲:“南越王献汉高帝石蜜石斛,蜜烛二百枚,
帝大悦。”。蜜蜡用于民间印染可从汉代开始,古称“蜡缬”现称“蜡染”。西晋已能将混合的蜜蜡分开提炼,分别利用。用蜂蜡制作蜜印(蜜章)、蜜空、蜜展和工艺品蜡风。所谓“蜜玺”,《宋书·礼志二》记载,武帝泰始四年(468年),文明王后崩,将合葬,开祟阳陵,使太尉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神坐。“蜜玺”为已死帝王而刻的蜡玺,用以殉葬。所谓“蜡屐”(木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孚)好屐。……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见自吹火蜡展,就是在木屐上涂蜡。
帝大悦。”。蜜蜡用于民间印染可从汉代开始,古称“蜡缬”现称“蜡染”。西晋已能将混合的蜜蜡分开提炼,分别利用。用蜂蜡制作蜜印(蜜章)、蜜空、蜜展和工艺品蜡风。所谓“蜜玺”,《宋书·礼志二》记载,武帝泰始四年(468年),文明王后崩,将合葬,开祟阳陵,使太尉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神坐。“蜜玺”为已死帝王而刻的蜡玺,用以殉葬。所谓“蜡屐”(木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孚)好屐。……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见自吹火蜡展,就是在木屐上涂蜡。
唐朝蜂产品的加工技术突破了历代窠臼,特别是拓宽了蜂蜡利用范围,官苑豪门也常利用蜂蜡。陕西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的基道上,都有侍女秉烛而行的壁画。唐诗中也有大量描写蜡烛的诗句。
贾公彦还记载了“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灌之”的制烛方法。此外,还利用蜂蜡藏书,印染和作丸衣。蜡诏、蜡书、蜡丸亦为唐代始用。蜡缬布亦颇盛行。
顾况《采蜡一章》描写采蜜人攀登危崖割取蜜蜡的情景。以蜂蜡为原料的蜡烛、蜡丸始于唐代,蜂蜡跻身于蜡染、印染工业开拓了蜂蜡利用的前景。至少有1300年历史的蜡织布,始于汉、盛唐,20世纪90年代又风靡于世。用蜂蜡封藏沼书(《资治通鉴》)272卷,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梁主登建国楼,面择亲信厚赐之,使之野服,资蜡诏,促段凝军”。女真族向宋朝进贡蜜蜡,
《契丹国志》(卷22):“自意相率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蜂蜡可作为燃料用,《晋书·石祟传》:“(王)以粕澳釜,祟以蜡代薪”。
在宫中有“蜜印”之说,《晋书·本传》晋山涛以太康四年(283年)亡,策赠新沓伯,蜜印紫绶。“蜜印”即是死后追赠官职所赠的蜡印。《旧唐书》(973年)、《新唐书·李澄传》(1060年)中记载用蜂蜡作丸衣制蜡丸(或称蜜丸)。蜡缬布在唐代亦颇为盛行。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