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溶茶也称作饮茶,是茶叶提取、浓缩的精制品。它冲水即溶,没有余渣,尤其是几乎不含汞、铅一类有害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因此,速溶茶又以“纯净”为其特色,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速溶茶脱胎于传统茶,并区别于一般性饮料。它既能单独冲泡,又便于跟牛奶、果汁或蜂蜜制品调饮,还适合加工成各种别具茶味的汽水、果酒、西点、糖果、冻糕、冰淇淋和餐后甜食等;倘若辅以风味独特的植物性营养成份(包括食用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乃至适当的中草药,既可以改善茶的色香味并显著增益茶的保健作用,又不失茶的应有风格。
速溶茶兼有重量轻、体积小、包装巧、运费省的综合优点,不论作为家庭备用,旅游携带,还是供应高空、深水、野外、地下等特殊环境和边区海岛,都有它独到的方便之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速溶茶集中了茶叶的精粹部分,商品价值和出口换汇率高于一般茶制品。而且速溶茶并不苛求原料。只重内质,不拘叶形,如新鲜残次叶和碎茶、片茶、末茶均可加工,从而为茶叶资源综合利用和采茶机械化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一切表明,速溶茶是一种开发价值很高的新兴茶类,特别是对茶叶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值得提倡。
当今速溶茶乃是现代茶叶科学技术与食品工程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加工方法自成体系,与传统的茶叶制作完全不同。
一般说来,加工固态速溶茶,基本上分为拼配、轧碎、提取、净化、浓缩、干燥和包装等七个环节。制造液体速溶茶,工艺设备比较简单,产品的茶香、滋味和汤色也可以免受浓缩、干燥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对于充分发挥饮料厂的设备能力是有实际意义的。
这种现象,就其化学本质来说,乃是红茶浸出物中生物咸(绝大部分是咖啡碱)通过氢键与茶多酚(主要是茶红素及茶黄素)缔合形成的胶体不溶物(特称茶乳酪),在低温下氢键趋向于稳定,因此,出现胶体絮凝聚沉。
冷后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茶汤的浓度和品温。为了使茶汤在低温下(10℃)依然澄清,风味不减,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防止茶乳酪的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茶乳酪转溶于水。
工业上最简单的对策是将浓茶汤在冷冻后直接离心或滤除约20%的茶乳酪。其它选择性消除茶乳酪的方法还有过滤、反渗透、分级沉淀、亲和色谱、凝胶过滤等物理方法。
至于化学方法,目前以碱法转溶为流行。茶乳酪在苛性碱(NaOH、KOH)或NH4OH、NH4HCO3的作用下,生物碱与茶多酚之间的氢键结构为极性羟基所断裂,茶红纱及茶黄素重新获释,以盐类形态溶存于水。茶乳酪加碱转溶的百分率在80~100%。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冷后浑的形成,着眼点应集中在茶多酚与生物咸。或者,在不明显影响汤色和滋味的前提下,合理限制茶多酚的浓度水平,包括使用无臭、无味、无毒的木瓜蛋白酶、明胶、聚酰胺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沉淀剂选择性地将茶多酚废去一部分。
或者,采用特殊手段,部分和完全去除茶的咖啡碱。例如:茶汤用液态CO2液一液萃取后再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咖啡碱,用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或纯净的红花油、玉米油、咖啡油一类与水互不混溶的植物油直接萃取咖啡碱。经过深度脱啡碱的速溶茶,即脱咖啡因速溶茶,国外又称“安全茶”,脱咖率高达90~98%。由于解除了生物碱的刺激性,速溶茶就可以供某些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饮用。
上述各种方法,其共同特点都是牺牲了茶的有效可溶物来换取产品的冷溶性能,仅酶法转溶属于例外。要是茶汤浓度不高(如8°布里克斯),也可不减任何成份,只是添加适量的甘油、玉米糖浆作为分散剂或助溶剂来提高速溶茶的冷溶能力,或者,借助稳定剂也同样能有效防止冷后浑,如添加一种藻类的提取物一角叉藻聚糖胶。这类食用藻胶主要取自皱波角叉藻、星芒杉藻以及红藻等(在南美、北美、东南亚和欧洲周围海洋采集和养殖)。
原茶在速溶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大量消耗在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环节。国外多倾向于设备流程中增添相应的捕香装置,用精馏方式进行提香,去香茶汤按常规浓缩到40~60%固形物,在干燥之前与茶香浓缩液拼合。提香还可以分级淋洗结合,有效地改造低档茶的粗老气。
浓缩过程中,未经提香的茶叶提取液添加适量的低DE值葡萄糖可以保护茶香,并提高速溶茶的冷溶能力。
浓茶汤如果不经干燥,直接通过无水葡萄糖脱水,也是可取的新的尝试。
新鲜的天然茶香物质,对高温处理特别敏感,挥发造成香气散失,氧化引起香气降解。因此,单靠提香不足以保全香气精华,需要人工调香加以辅助。通过调香还能赋予茶以特殊的优美香型满足消费者的爱好。例如,瑞士人喜爱桃仁香型和杏仁香型;英国人欣尝玫瑰香型、茉莉香型、柠檬香型、香橼香型、柑桔香型、酸橙香型、佛手柑香型及红醋粟香型;摩洛哥人嗜好薄荷香型和苦艾香型,斯里兰卡人则对肉桂香型、槟榔香型、豆蔻香型有浓厚兴趣。诚燃,特定香型的爱好者往往跟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乃至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按照风味化学观点,复杂的茶香成份可以有甜木香型、冬青香型、干案香型、清香型、醛香型、果香型、花香型、酯香型等八种精微差别。同类香型又由许多不同的香气单体来组成,诸如芬樟醇、橙花醇、顺型和反型青叶醇、茉莉酮、β-紫罗兰酮等等(见下表)。其实,这些香气要素并非茶所专有,也存在于各种香花和肉果之中。各种食用香精,只要精心调配,不难逼真地再现天然茶香的独特气质。
国外用于速溶茶调香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其一,有针对性的引进外源香料,又称赋香剂或香精,合成的或天然的都用;其二,直接来自茶叶本身的香气提取物,包括那些色香味优良而价值不高的杂茶、片茶或末茶以及鲜叶的抽提液或茶香精馏液,这些又称为内源香料。
可供调香的单体至少有500多种,业已查明的红茶香气单体才360余种。食用香料都是几种到几十种香料经过反复调试而配成的,还有一些专门合成的特征茶香在国外均属于专利范围。天然香料则选择适当的香花、肉果或香料作物的根茎叶,用不同的工艺来抽提。例如:香蕉的芳香组份能加强绿茶的清香特征,苹果干的香气抽提物与红茶的甜木香型非常吻合,新鲜柠檬的冷榨精油可以给茶叶增添新的果香风味,山楂汁既给予茶以别致的鲜果风味,又使得茶叶变得醇和适口;倘若取鲜姜汁与速溶茶调配,拌以红糖增甜,饮料不但辛辣爽口,更有暖胃解表的功能。
其实,当代速溶茶的人工调香缘起我国传统的窨香艺术。比如:玫瑰窨制红茶,色艳香甜;茉莉窨制绿茶,清新高雅,子花窨香能除茶的烟味,玳玳花窨香可解茶的涩苦。真是素茶窨花,茶凝花香,花益茶味,堪称出于自然,胜过自然的传世佳作。
|
速溶茶制作方法
2019-08-13 18:01 浏览:26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