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头
小窝头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名点之一,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圆锥形,每个底部都有一个圆洞,小巧玲珑,蒸熟后呈金黄色。传说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爱的一种宫廷食品。
|
|
1简要介绍
小窝头是由小米面、敉子面、玉米面、栗子面混合而成,做成圆锥形,每个底部都有一个圆洞,小巧玲珑,蒸熟后呈金黄色。传说这是清代慈禧太后喜爱的一种宫廷食品。一般老百姓吃的,主要用玉面(有些掺进一些黄豆面)制作而成,个子也大。
2制作方法
主料:玉米面
辅料:豆腐粉
调料:白糖、泡打粉
烹制方法:
1、将玉米面、豆腐粉、白糖按照6:4:2的比例调匀,加少许泡打粉,用清水和匀,和成面团;
2、将面团揉成条,制成窝头,大火蒸10分钟即可。
特点:甜香软嫩。
3典故由来
小窝头本是民间一种极平常和小食品。而小窝头之所以名气特别大,是有其一段传说的,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仓惶出逃,一天在路上饿了,有一个叫贯世李的人给了她个窝窝头,慈禧吃了觉得味道很好。回到北京后,慈禧要御膳房给她蒸窝头吃。厨师们深知慈禧性情暴戾乖僻,不敢给她蒸大窝窝头,改制了小形的窝头,并加了不吃烟火食豆粉和大量白糖,以啬窝头的松软和甜美。慈禧果然爱吃,以后每逢斋戒,她都要吃这种小点心。由于这种小窝头甜美可口,并有栗子香味,故又把它称为“栗子面小窝头”,解放后,在1956听的国庆节招待外宾的宴会上,由仿膳供应了4000个小窝头,极受欢迎,小窝窝头的美名,从此誉满天下。
4注意事项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5正宗窝头
北海公园内的 仿膳饭庄所做的小 窝头最有名。它用细玉米面、 黄豆粉、白糖为原料,在拌和时加一点硷面,揉和均匀后,搓成直径约2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分成50个小剂,手蘸凉水,将每个小剂捏成中间空的窝头,捏至窝头厚度只有0.3厘米,内外壁光滑,形似宝塔时即可上笼蒸熟。小窝头松软香甜,根本吃不出是用玉米面做的。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