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蒡叶
牛蒡叶,也叫作牛蒡子、疙瘩菜、象耳朵,属于菊科,为草本植物牛蒡的嫩茎叶。
- 中文学名:牛蒡叶
- 别 称:牛蒡子、疙瘩菜、象耳朵
- 界:植物界
- 科:菊科
基本信息
名称:牛蒡叶
别名:牛蒡子、疙瘩菜、象耳朵
性味归经:平,苦,入肺、胃经
科:菊科
热量:36.00大卡(150千焦)/100克
功效:清热去火、润肺止咳、解毒益肝、润肠通便、亮发、治疗头痛头晕等
来源:为草本植物牛蒡的嫩茎叶
采集:春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知名产区:四川
经济价值
提取绿原酸
新鲜的牛蒡叶经洗净去杂氯仿脱脂、脱色后,用酸水回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然后用AB-8树脂柱吸附、乙醇洗脱、将洗脱液浓缩,再用AB-8树脂吸附、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重结晶而制得绿原酸纯品。本发明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表明用酸水提取新鲜牛蒡叶,不仅具有大生产的可操作性,而且综合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得绿原酸纯度高,提取率高,又得到了其副产物叶绿素,该叶绿素可以作为食用色素。
工艺步骤:
1、牛蒡鲜叶洗净去杂,用切割机切碎成长度短于5mm的小段后,置于快速捣碎机中,再加入牛蒡鲜叶重量2~3倍的氯仿和0.02~0.05%的多酚类氧化酶抑制剂,快速捣碎5min~6min成糊状,然后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再加入牛蒡鲜叶重量10~15倍的氯仿,搅拌60~100min进行脱脂、脱色、回流提取,经减压过滤,滤液静置2小时后,取上清液氯仿层于40~50℃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副产物叶绿素提取物;
2、经氯仿脱脂、脱色的上述步骤1.1所得牛蒡叶沉淀物,加入其重量1∶ 12倍的饮用水进行提取,用硫酸调PH3.5,温度30~40℃,回流提取2小时,然后在40~50℃减压浓缩至1∶1倍体积比,即得粗提物;
3、所得粗提物用15~3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PH2~3,分4~5次萃取,每次用3~6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搅拌萃取2小时,静置4小时,然后40~50℃减压浓缩,要求全部除去乙酸乙酯,即得不含乙酸乙酯的浓缩液;
4、所得浓缩液用饮用水稀释6倍后,用硫酸调PH值至3.5,用柱径20mm得 AB-8树脂吸附,吸附流速吸附流速2.0~4.0ml/min,再分别用4~6倍浓缩液体积PH 3.0~4.0的硫酸水和PH3.0~4.030~60%的乙醇洗脱吸附柱,洗脱速度为 4.0~6.0ml/min,酸水洗脱液作为废弃液,乙醇洗脱液在40~50℃进行减压浓缩;
5、上述步骤4所得浓缩液,依照步骤4所述再重复进行第二次AB-8树脂吸附、洗脱和减压浓缩,浓缩液重结晶,即得CHA含量为99.0%以上得绿原酸纯品。
提取食用色素
性质:深绿色粉末,易溶于水
食用价值
营养成分
牛蒡每百克嫩叶,含水分87克,蛋白质4.7 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克,钙242毫克,磷61毫克,铁7.6 毫克,胡萝卜素3.90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29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5毫克。
食疗功效
1.清热除火,泻火除烦,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2.护发: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胃肠的消化吸收形成各种氨基酸,是合成头发角蛋白的必需成分;
3.提高免疫力,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
4.化痰止咳:牛蒡叶散风热,宣肺气,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风热,咳嗽不畅痰多者,往往用为要药,可配荆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5.解毒:富含维生素c,有助肝脏解毒,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理身体内长期淤积的毒素,增进身体健康,对热毒疮痈有一定疗效;
6.通便: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润滑肠道,刺激排便;
7.治疗头痛头晕;
8.治疗疹出不畅、烦闷、金疮、皮肤风痒等症。
9.《药性论》载“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
偏方
痈肿疮疡或乳痈初起,可取鲜叶30~60g(或干品15g)煎汤服,或代茶饮。嫩茎苗煮作菜食,亦有帮助。
家常菜谱
炒牛蒡叶
材料:牛蒡叶500克。精盐、味精、葱花、猪油各适量。
步骤:
1.将牛蒡叶去杂洗净;
2.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切成块状。
3.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牛蒡叶、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撒放葱花,出锅即成。
功效:食用此菜,可治疗头风痛、烦热、急性乳腺炎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润泽皮肤,轻身延年。
食用宜忌
适宜人群
1、适用于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头晕,贫血。食欲减退、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的老年人及容易上火的人士;
2、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者适宜服用;
3、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不适宜人群
1、母婴、久病体虚者不宜服用;
2、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者不宜服用;
3、脾虚便溏者禁服。
挑选窍门
免责声明: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请通知我及时删除。